寺庙园林规划中的佛家思想
分类: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:2021-04-10 11:10:17 浏览:21666次
1、 佛法东来,教化众生 佛教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(我国周朝周灵王时期)在古印度诞生,创始人释迦牟尼。在东汉时期,随着安世高、支娄迦谶等西域佛学者相继来到中原,带来并翻译了大量的佛经,使印度古老的佛教在中国由宫廷逐渐向民间流传,至唐代达到兴盛。 佛教主张在生之人行善积德,修心养性,潜心修炼,脱离尘世,以达到往生极乐世界涅媻境界,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内心理想。佛法在剔除一些迷信思想后,它对世俗的教化作用是比较明显的,如主张远离邪妄贪欲、远离虚言暴语,常存道德观念、自信自尊、磨练身心等,以因果、轮回、报应等观念劝导人去恶向善,对个人心理上的调节、社会稳定的维护等方面,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 佛法虽然由西而来,寺庙的建筑形式与建筑技术则是影随中国传统建筑而可道者鲜。只不过佛寺在名山的位置亦相应的要求其摹拟梵天佛国的境界,当然首先要能够满足宗教活动的要求,有利于宗教意境的创造,吸引香客、广招信徒,促成寺院的兴旺发达,同时为僧众提供一个息心修持的清静环境。 2、规划中佛学思想的体现 "世间善言佛说尽,天下名山僧占多"。两晋南北朝时期,僧侣和道士就纷纷到远离城市的山水风景地带建置佛寺、道观,促成了全国范围内山水风景的首次大开发。可以说,名山大川中寺观建设的方法与理论,丰富了中国早期的风景区规划设计思想。其中佛学思想的体现,对于现代规划中人文思想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有积极的指导意义。 寺庙的选址,多于风景优美、远离尘世的名山大川,有利于"正解佛法,远离邪妄贪欲","远离惟神惟我惟物等迷谬妄见",便于"慧命增上,道业早成"。从动静空间分区上来说,以"静"的空间为主,"梵刹"也意即"清净的地方",僧人的居住区、生活区、塔林等都为寂静禅林空间,便于修行,"得寂灭境,生死解脱,众苦云消"。 在空间视域通道的开辟上,对景、借景的选取多为自然景观,或天空、山水、树木,而少世俗喧闹之景,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关系,以空明、清静之景,参悟证道,从而"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"。 佛教还提倡"是法平等、无有高下",因此佛寺平日一般都是开放的,每到宗教节日举行各种法会、斋会,更是吸引大量的民群,因此在环境处理上,必然会把宗教的肃穆和世俗的愉悦相结合考虑,设施更加完善、区域格局更加明确,同时注重园林的经营和庭院的绿化。 |